top of page

專訪近境制作設計總監 - 唐忠漢 - 打造百人的設計團隊 | Archipapa 設計師商業學

作家相片: Archipapa 莊雅典Archipapa 莊雅典

設計師商業學--唐忠漢


唐總監在創業20年後,有了100人的設計團隊,且在台灣、大陸的室內設計界佔有一席之地,真的不簡單。在對談的過程中,我能感受到唐總監的溝通軟實力:表達能力、分享能力、說服力,這些能力絕對是影響他在事業發展甚至是生涯發展上一個影響重要關鍵點。同時,我很欽佩唐總監的整合能力,在創業發展期間,唐總監一步步成功的整合了市場趨勢、傢俱設計與室內設計等領域,成為他切入市場、建立品牌的一個契機。


讓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唐總監在公司發展的初期,就是從品牌的角度來思考,且在做任何決策時都以品牌的發展為優先,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常常看到很多創業家,不斷的做出單純「求生存」的策略:有案子就接。這不但會影響著品牌的識別,也讓潛在客戶們很難感受到自己正在接受獨一無二的服務,長期來說,會對於自己的服務的議價空間、營收模式產生傷害。


相對的,唐總監一開始就把握各種建立品牌的機會,從小細節小空間設計來推廣公司品牌,不放過任何對外宣傳的機會,不像很多設計師都在等待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唐先生卻持續從「小地方」切入,這也正是創業者應有的態度。


像唐總監一樣能夠有意識與自覺的發展,真的很不容易,這也給了我不小的啟發與思考。我過去在經營雅莊設計並發展到15人團隊的當下,我決定了維持我一個人可以掌握的工作室模式,而沒有往「公司經營」的模式擴大發展。現在當我在重新思考一次那時的決定,雖然失去走上事業化經營的機會,考量到那年我已經55歲了,少了雄心壯志,終極目標還是回台北,最終作出維持現狀決策,也是當下最適合我的。


創業初期就必須擁有品牌思維大家一定可以理解,但更難的是如何從個人品牌轉為公司品牌,而這就是所有設計師創業者的修煉。創業初期沒有品牌意識就會迷失在業務裡,不刻意經營品牌便會喪失了創造品牌的契機,而個人品牌若沒有轉型到公司品牌就會失去永續經營的機會。


同時,創業者也必須自覺地轉型為企業家,不然公司無法成長,人才無法更上一層樓。也提醒大家,不論事業怎麼發展,持續創造出好作品還是最重要的,從Good Business is Good Design 到 Good Design is Good Business 的核心精神還在Good Design 上唷!


 

訪談中的重點整理:

  • 創業初期的發展:從3個人的個人事務所經營到30個人的組織管理

  • 創業初期就必須擁有「品牌思維」!

  • 從個人品牌轉換到公司品牌的品牌發展思維

  • 實際案例:初次進入大陸市場的經驗-取得第一間樣板屋的案子

  • 實際案例:進入新市場後的決策-適應搶時間的打仗工作模式!

  • 設計管理:如何培養出一個優秀的PM

  • 從設計總監變成企業家:最重要的自覺

  • 業務發展策略:在專一市場取得話語權:高端訂製與整屋訂製

  • 在新市場建立獨有的美學風格的過程

  • 藉由內心最直接的反饋,建立自己的美學

  • 設計人才的討論:模糊地域化、關注適用性

  • 住宅設計的關鍵是對於生活真正的理解

  • 目前大陸高端住宅市場的潮流:多元、智能、訂製

  • 國際化的思考:融合不同地域的優點,提升整體居住品質

  • 最重要的事情:創造好的作品

  • 給年輕創業者的建議:用謙遜的態度在有限的條件下創造可能




 

精選商業觀點



 

更多Archipapa訪談與商業觀點


想聽聽其他設計產業經營者的人物訪談?



用5分鐘,了解設計師經營者的商學觀點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